2010年5月,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年產600萬套(一期200萬套)轎車鋼制無內胎車輪生產線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委托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工作。2010年7月15日,原蕪湖市環境保護局以“環行審[2010]117 號”文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該項目于2012年2月25日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2022年3月,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年產105萬套汽車零部件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并于2022年6月6日取得蕪湖市生態環境局對《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年產105萬套汽車零部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蕪環行審【2022】92 號)。2023年8月,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年產305萬套汽車零部件技術改造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項目主要內容為在不新增產能的情況下,新增拋丸機1臺,新增倒角機一臺。拆除現有面漆涂裝線1條(面漆涂裝線暫不建設,預計于 2025 年重新立項申報)。拆除現有電泳線一條。新增電泳線一條。該項目于2024年5月23日取得蕪湖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年產305萬套汽車零部件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的函》(蕪環行審(承)〔2024〕97號,2024年5月23日)。該項目于2024年10月20日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蕪湖飛馳汽車零部件技術有限公司擬投資 65 萬元于安徽省蕪湖市鳩江經濟開發區富強路65號建設“轎車鋼制無內胎車輪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本項目已于2025年8月4日取得蕪湖市鳩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備案,備案編號為“鳩工信﹝2025﹞40 號”。本次項目為技術改造項目,主要對原有面漆設備進行升級換代,即在現有已拆除面漆設備的噴漆房內新增一條面漆線,技改后的設備降低了設備能耗,提升了產品質量和性能;且原有面漆輔材為溶劑型漆料,本項目改為環保水性漆料進行生產,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另將現有含異丙醇、丁酮的電泳漆改為無該成分的電泳漆,即用狀態下,電泳漆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降低,促進了污染物削減排放;為調整產品定位和市場適配度,本項目通過減少現有較低價值產能(控制臂由每年55萬套減少到每年40萬套,副車架由每年30萬套減少到每年20萬套),促進產品的減產提質,實現全廠的戰略聚焦和產品升級。綜上,擬建項目完成后,提高了產品質量、性能、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本項目具體技改內容如下:
1)主要對原有面漆設備進行升級換代,即在現有已拆除面漆設備的噴漆房內新增一條面漆線,技改后的設備降低了設備能耗,提升了產品質量和性能;且原有面漆輔材為溶劑型漆料,本項目改為環保水性漆料進行生產,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2)將現有含異丙醇、丁酮電泳漆改為無該成分的電泳漆,且即用狀態下,本項目電泳漆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降低,促進了產品的減產提質和污染物削減排放。(詳見第四章)
3)為調整產品定位和市場適配度,本項目通過減少現有較低價值產能(控制臂由每年55萬套減少到每年40萬套,副車架由每年30萬套減少到每年20萬套),促進產品的減產提質,實現全廠的戰略聚焦和產品升級。
4)本公司承諾本項目噴漆線僅對本公司生產的 200 萬套轎車鋼制無內胎車輪中的60萬套進行噴漆處理,不加工外來產品。
技改部位:噴漆工序
技改內容:在現有已拆除面漆設備的噴漆房內新增1條水性面漆線,并將原有溶劑型漆料改為水性漆料。僅對本公司生產的 200 萬套轎車鋼制無內胎車輪中的 60 萬套進行噴漆處理,不加工外來產品。
技改目的:技改后的設備降低了設備能耗,提升了產品質量和性能;漆料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本項目依托可行性分析一覽表


主要原輔材料和資源、能源消耗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