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巨頭陶氏化學近日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整體業績面臨挑戰。其中,性能材料與涂料部門表現尤為引人關注,該部門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21億美元,同比下降6%,延續了涂料行業今年的低迷態勢。
全部門下滑
10月23日,陶氏化學發布第三季度業績數據,所有運營部門均出現下滑。三季度公司凈銷售額約為100億美元,同比下降8%,所有運營部門均出現下滑;按公認會計原則(GAAP)計算,凈利潤為1.24億美元(約合8.8億元),由虧轉盈;經營性EBITDA約為8.7億美元,同比下降37%。以前三季度凈利潤來計算,今年陶氏累計虧損9.67億美元(約合68.76億元)。
從業務構成來看,陶氏公司核心運營三大業務部。其一為包裝和特種塑料業務,本期凈銷售額約49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二是工業中間體和基礎設施業務,本期凈銷售額約28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三為性能材料和涂料業務,本期凈銷售額約21億美元,同比下降6%。
上述業務核心涉及乙烯及乙烯下游、環氧樹脂、聚氨酯、丙烯酸及酯、有機硅等產品鏈。
涂料業務面臨價格與需求雙壓力
作為陶氏三大核心業務之一,性能材料與涂料部門銷售額下滑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當地價格同比下降5%,銷量同比下降2%。其中上游硅氧烷價格走低與涂料應用需求季節性下降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解決方案業務中下游電子產品和家庭護理應用需求雖有所增加,但未能完全抵消整體價格下跌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產品鏈角度來看,陶氏涂料業務涉及的環氧樹脂、聚氨酯、丙烯酸及酯等關鍵原材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部門盈利能力。財報特別指出,丙烯酸單體的價格下降是導致涂料和高性能單體業務銷售額同比下滑的重要因素。這種從基礎化工原料到終端涂料產品的價格傳導機制,正在業內引發連鎖反應。
成本控制成應對關鍵
創立于1897年的陶氏化學,總部坐落于美國密德蘭。歷經百余年發展,這家企業已躋身全球化工領域領軍者行列,業務版圖橫跨包裝與特種塑料、工業中間體和基礎設施、性能材料與涂料等多個板塊,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水凈化、造紙、藥品等眾多領域。
面對行業逆風,陶氏正在加速推進成本削減計劃。陶氏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表示,公司計劃到2026年底實現10億美元的目標成本削減,其中今年將減少1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幫助部分抵消了價格下降對利潤的沖擊。
盡管業績承壓,但陶氏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新建的烷氧基化資產帶來了強勁需求,在部分關鍵終端市場實現了銷量和盈利的環比增長。這一積極信號表明,通過產能優化和技術創新,涂料行業仍有望在挑戰中找到突破點。
陶氏化學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折射出全球涂料行業“危中有機”的轉型圖景。在傳統市場需求疲軟的背景下,新產能釋放、高附加值產品突破及成本精細化管理,成為企業穿越周期的關鍵。隨著行業產能出清加速和可持續轉型深化,陶氏在有機硅、水性涂料等細分領域的技術優勢,或將轉化為長期增長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