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涂料行業從穩定到成熟期的不斷成長,涂料企業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在整個國際環境的影響下,涂料企業的日子也愈發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涂料企業紛紛開始考慮上市這條路,上市具有融資優勢,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或者正在籌劃上市,足以看出行業競爭的激烈性。但上市之路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如嘉寶莉、深賽爾第二輪IPO沖擊失敗,富思特IPO上市輔導暫時終止。涂料行業中的誠信缺失問題日漸浮出水面,成為影響涂料企業上市融資的絆腳石,也讓部分涂料企業苦不堪言。
環保失信造就企業融資難
2016年 8月1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該備忘錄由包括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環保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在內的31個部門共同簽署。各部門將對環保領域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采取多項懲戒措施。懲治措施之一就是,限制或禁止市場準入、行政許可或融資行為,包括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限制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禁止作為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限制參與財政投資公共工程建設項目投標活動;限制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限制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失信生產經營單位申請適用海關認證企業管理的,海關不予通過認證;限制發行企業債券及公司債券等。
隨著環保問題的日趨嚴重,國家加緊了環保問題的督查。迫使部分環保不達標的涂料企業陸續倒下。2016年,受原材料持續上漲等多方影響,涂料企業出現了不同層面的負增長,整個行業都低迷不暢。目前行業內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產能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進而惡性循環,迫使涂料企業陸續上演“倒閉”的戲碼。僅2016年,中國涂料采購網整理淘汰關閉浙江省涂料企業或項目就有205家、上海廣東等省市淘汰關閉企業與項目45家、安徽廣西等省市淘汰關閉企業與項目27家。涂料企業因違規生產環保不達標,致使企業被淘汰關閉,將受到《關于對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懲戒,即限制企業進行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及公司債券等。因此,環保失信不達標的企業將在新三板掛牌,融資受限制。
違約失信迫使企業融資受限
依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要求,全國股轉公司對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實施懲戒措施,限制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在全球宏觀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企業因運營成本、惡性競爭、同質化、價格戰等等因素,使得涂料企業在運營的過程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各種違約事件屢有發生。據中國涂料采購網統計,2016年第一季度涂料行業失信企業名單當中,共有32家企業,而第二季度,被曝光的企業數量達46家,環比增長43.75%。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各種違約以及各種財務問題則是司空見慣。第三季度被通報的失信涂料企業高達到49家,第四季度不亞于前三季度,失信企業依然高達46家,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立足之本。只有以信譽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誠信是作為我們生意經營與管理的核心,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能讓我們打開市場,擴大經營份額。企業要發展,只能在顧客消費者認為是可靠可信的基礎上。才能得到豐富的收益與回報,反之如果不講誠信,就會讓企業的形象大打折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涂料企業并沒有把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立足之本。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以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而真正持久的經濟效益來自于誠信經營。隨著涂料行業的改革不斷深入,涂料消費市場日益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經銷商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寶貴資源,愈加成為涂料企業關注的核心。在市場經濟中,涂料企業只有遵紀守法,以信取人,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長青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