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環境整體形勢低迷的情況下,原料價格的瘋狂上漲,無疑讓作為下游涂料企業雪上加霜。一個環節成本的上漲,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著整個產業鏈條。此番洶涌而來的漲價潮,從上游原油行業到末端的經銷商,對涂料行業確實是一次震蕩。原材料價格的瘋狂上漲,下游涂料企業不堪言。
下游企業苦不堪言
中國涂料采購網收到多家原料供應商的聯盟發函,告知原材料價格將上漲。這無疑增加了下游涂料企業的生產成本,成本的上漲對企業影響較大。事實上,“漲價”已然成為2016年涂料行業的焦點。從年初就開始持續走高的鈦白粉,到后來漲“瘋”了的TDI,整個涂料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都不得不搭上了“漲價”的班車。加上運輸費的提高。這對于下游涂料企業而言,無疑是又澆了一盆涼水。
雖然10月初,有一批涂料企業相繼宣布漲價,但最終并沒有帶動行業整體價格的上調,目前宣布漲價企業的產品價格也是虛虛實實。這是目前令涂料企業感到無奈的地方,自身正在遭遇原料上漲而出貨產品不能漲的尷尬,不得不為“利潤被壓薄”而買單。成本不斷增加,但企業的出貨價格并沒有明顯改變。某涂料企業負責人道出目前市場的形勢:“我們依靠品質優勢常年得到了幾位品牌客戶的認可,但也有許多同行虎視眈眈。如果在這時候上調出貨價格,很有可能被競爭對手鉆空子,我們必須守住自己的蛋糕。”
另一涂料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原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又不旺盛,涂料企業只能犧牲一部分利潤來換取訂單。由于他們按季度定價,此番原料的瘋狂上漲他們并不能將其增加的成本疊加在出廠價上,若是按照現階段的原料平均價格進行計算,我們這一季度的利潤將會減少幾十萬甚至更多,但縮減的這一部分利潤空間只能自己承擔。”若是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對企業而言將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部分廠商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經銷商難把握市場
原料漲價,造成的涂料成品價格高昂,做為經銷商基本難有應對方案,為了降低風險,只能選擇讓‘羊毛出在羊身上’來規避。業內人士指出,在市場大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價格上調不是問題;但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樣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成本加到終端將極大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企業和經銷商只能考慮降低利潤。
“大品牌漲價較為容易,小品牌則難行。中小品牌的市場多屬于三、四線市場,這些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相對敏感,所以提價難度較高。”一位涂料行業的經銷商這樣告訴筆者。
對于未來市場上是否會出現大范圍的價格調整,一涂料經銷商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目前行業內漲價呼聲較高,但真正上調價格的經銷商寥寥無幾,大家更多的是對原料市場價格波動和涂料市場行情進行觀望。消費者的需求可變而涂料的成本不可變,經銷商就成了整條產業鏈就的夾心層。他們既要與上游企業患難與共一起承擔著這場成本浩劫,又要竭力保全自己的市場與客戶,所以,經銷商們只能降低利潤在價格上相互博弈。現如今已經接近年底,若是突然提高涂料商品生產價格,會對年底的銷售額造成一定影響,并有可能出現爭搶客戶的情況。
消費者購買商品沒有保障
“成本劫”無疑是一次整個涂料行業鏈條的劫難,其影響面的大小關鍵點將傳導至終端消費者身上。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有些不良涂料企業,對原材料的成本上漲不堪重負,只能在原材料選擇上以次充好,犧牲產品質量靠壓縮成本來維持企業運轉。
消費者雖然在購買商品時擁有有一定的選擇權,但其他合法權益卻難以保障。消費者在商品交換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前半截還是上帝,付出鈔票后則淪為教徒了。一句俗語說的好“買的精不過賣的”,什么環保無甲醛、綠色無污染等等,聽起來可能很誘人,但眾多條條框框束縛住消費者的權益。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掄起大錘將假冒偽劣一砸泄憤,胳膊擰不過大腿,掏錢的消費者,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終端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