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采購網】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涂料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涂料企業數量眾多,但多而大,另外在環保法越來越嚴格的今天,作為傳統產業的涂料行業,也面臨著很嚴重的環保問題。我國百年涂料業將遭遇重重新考驗,涂料企業將如何突圍呢?
2015年,對于我國涂料行業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因為,這既是中國現代涂料工業走過百年歷史的重大時刻,也是行業首次面臨在施工狀態下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涂料被征收4%消費稅的現實?;仡櫺袠I百年經歷的重大進步,正視當前壓力重重的嚴峻現實以及重重考驗,中國化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1、彎道超車,民企后來居上
眾所周知,在涂料行業百年發展的版圖上,國營涂料企業曾經是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的主力陣營,無論在質量、技術、市場和價格上都是占據優勢的。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長期計劃經濟的體制束縛,使國有企業的命運成為時代的陣痛。曾經紅火的國營涂料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叢林法則面前難以適應了。一批企業面臨銷量萎縮、利潤流失、包袱沉重、舉步維艱的局面。
民營涂料企業緣何能成長為市場的主角?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時一部分國營涂料企業銷售業績出現下滑,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不是別人而是企業自己。韓明告訴記者,像在上世紀80年代建廠、90年代崛起的一部分民營涂料企業,一開始開發市場,其實就是投機取巧地緊跟著本省的一流國營涂料品牌后面,取得一些小額的市場,但慢慢隨著價格的優勢,逐漸占據擴大市場。
而到當前,民營企業已經完全占據了涂料行業的主要地位,一大批民營企業脫穎而出,以嘉寶莉、美涂士、巴德士、三棵樹等為民營龍頭企業,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百億夢”。而且這些大型民營企業更加注重以科技創新去攻克更高端的領域,比如在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重防腐涂料領域中,江蘇蘭陵、浙江漁童、浙江天女、上海開林、武漢雙虎、珠江化工、西北永新、重慶三峽等民營企業脫穎而出。
2、“注水”涂料,無序競爭逐漸顯現
隨著中國坐穩涂料第一消費大國,外資企業也開始大量涌入,漸漸的曾經充滿生命力的大量民營涂料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壓縮,白熱化、無序競爭逐漸顯現。
“很多人都看好中國的涂料市場,有些產品的技術含量也不高,于是一批小作坊也加入了進來,質量低下、價格低下,更有甚者開始往涂料里面兌水。比如央視等新聞媒體曝光的河北涂料生產加工廠為追求低成本、賺取高利潤,直接向涂料里加自來水,最高加入水量可以加到50%,僅花3元就能生產出1千克的涂料。”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很多不知名的品牌打著水性涂料的名義,實際上仍舊是油性涂料。”業內人士坦言,這種加水的涂料實際上就是一種油包水的生產技術,很不成熟。夏天高溫季節時,涂料容易在高溫下揮發破裂,包不住水,使得在運輸的途中和倉庫存放過程中就產生分水;冬天由于溫度低,導致水突破油結成冰,涂刷后就只能保十幾天的新鮮氣兒,過了十幾天后就褪色脫落了。
3、提價降價,市場殘酷進退兩難
油價十幾連降,導致涂料生產用量最大的200#溶劑油出現40%的暴跌,其他原材料也出現20%左右的下跌,涂料企業的利潤應該是上去了。而此時行業出現的水性涂料戰略,使得企業都稱研發成本高,于是降價成為泡影。接著今年對施工狀態下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涂料征收4%消費稅,更讓降價成為經銷商的一種奢望。
“但是對于涂料企業的利潤情況以及市場的銷售下滑態勢,醋酸涂料降價的氛圍還是比較濃厚,但是對于利潤不大的家具涂料來說,卻有提價的意向。”戴茂珍如是說。
不久前,施工狀態下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涂料被征收4%消費稅消息傳出,只有5%~10%凈利的家具涂料企業對外透露不堪負重,計劃提價4%,不直接提價的話也會曲線提價。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有條件地漲價,都是很多涂料企業預先制定的,只要有一家企業提價,其他的涂料企業就會陸續跟進。而面對預期的提價,一些大型家具廠表示,你要提價,我就換涂料品牌。
這種情況對于低檔的醋酸涂料市場更加殘酷,很多企業的經銷商都表示:“企業再不低于競爭對手的價格,就經銷其他的低價品牌。產品的可替代性太強,目前天天有涂料企業的業務經理前來推銷產品。”
可見,提價或者降價,已經成為橫亙在涂料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一把雙刃劍,如果控制的不得法,就會傷及雙方中的一方。
4、終端銷售,低價串貨動了奶酪
為什么涂料會出現這種惡性串貨行為?
企業壓給經銷商每年遞增15%的銷售任務,尤其對銷售量達到300萬元以上規模的地區經銷商,增長15%就是45萬元,如果年底完不成與公司簽訂的銷售任務就拿不到廠家4%的返利,所以每年進入到下半年10月份,為了完成任務,許多經銷商開始大規模串貨。
每逢有些下游消費廠家在從當地經銷商處購買了產品后,就會以據包裝桶上的將電話打到公司客服部,公司客服部工作人員正巧如果是業務經理的朋友的話,就會告知做業務經理的朋友,而后業務經理就會向改用戶進行低價串貨,這種現象在山東涂料企業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業內專家指出,涂料經銷商為了獲得非正常利潤,蓄意向自己轄區外的市場傾銷商品,惡意串貨形成不外乎5個原因:本地區市場飽和,廠商給予的優惠政策不同,通路發展的不平衡,品牌拉力過大而通路建設沒跟上,運輸成本不同導致經銷商投機取巧。涂料企業若不盡早治理串貨,其實就是等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涂料企業必須盡早治理串貨,抓住機遇,修好內功,打造出自家特有涂料品牌,才能在中國巨大的涂料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5法規嚴苛,環保節能全力提速
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法》被號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法規的出臺和實施對各行各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涂料行業更是首當其沖。2月1日起,對施工狀態下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涂料征收4%的消費稅,該項政策在行業內反響巨大;與此同時,醞釀已久的向涂料下游如汽車、船舶、集裝箱、卷材、家具、鋼結構等行業征收VOC排污費的政策也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臺并實施。這些政策的實施必然導致涂料企業大浪淘沙,升級轉型。
“涂料企業能否開發出低碳環保產品,能否堅持低碳環保的生產模式,不但決定著涂料企業能否積極響應到國家號召,也決定企業能否在即將到來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更決定著涂料企業能否切實地履行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生產環節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研發環保涂料產品,對于涂料企業來說都是需要深思的問題。因此,很多大型涂料企業,已經在積極轉型,主打綠色涂料了。在涂料市場全面實現環保化的今天,涂料企業能不能實現自身產品綠色化,就成為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不少涂料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環保的緊迫性。
其實,國際上對水性涂料的使用比較早,在歐洲的使用率已達到80%~90%。但在國內,水性涂料的使用率還非常低,市場占有率僅有7%~8%左右,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也不足25%。
但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一系列嚴格法規的出臺,未來5年,水性涂料在我國市場的占有率或能達到30%甚至更高?;仡櫄W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水性涂料發展歷史,政策法規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而今年國內新《環保法》的出臺正在讓更多的涂料企業轉型,走上水性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