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產能總是伴隨著新產能的擴張。5月,晨陽工貿宣布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建設年產12.5萬噸的水漆生產線,同時2015年底將建成100萬噸水性漆基地,最終年總產能達到了125萬噸;6月份,艾仕得宣布在中國擴大其粉末涂料生產工廠,使得青浦粉末涂料工廠的產能是原來的兩倍;7月1日,嘉寶莉集團宣布總投資四億元以上江門和河北兩個基地正式投產,使得嘉寶莉年總產能達到了66萬噸;……
一面是快馬加鞭地淘汰落后產能,一面是馬不停蹄地產能擴產。可以說,結構性產能過剩已經成為行業的“標簽”,但為何實際產能增長一直未停止?“越淘汰越過剩”的怪圈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作怪?為何落后產能企業依然“活得好”?
投資依然處于高位
2014年1-7月,包括珠江化工、鴻昌化工、東方雨虹、萬正、集泰化工、中南、寶塔山、晨陽、嘉寶莉、合眾化工等國內涂企業,以及阿克蘇諾貝爾、艾仕得等外資巨頭,近來紛紛宣布建立新的生產基地或新增產能,讓人恍然覺得,中國涂市仍處于熱火朝天的狀態。
當前的產能擴張態勢,跟整個市場所表現出來的疲軟現狀,對比來看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據了解,2013年我國涂料工業總產量達1303.349萬噸,同比增長3.58%,較去年增速下降了近8個點,創近十年來最低。
不過從今年上半年來看,我國涂料產業有所回升,固定投資增長依然處于高位。根據工信部最近發布的“2014年1-5月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其中涂、顏料制造業以21.6%的增速位居第三,占比6.2%;涂(顏)料制造業主營收入以13.6%的增幅,仍然位列第二。
在投資高位增速下,上半年我國涂料產量也同步實現了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5月我國涂料總產量達613.03萬噸,調整后同比增長8.91%,增幅同比2013年增長3.52個百分點,但環比1-4月回落了0.58個百分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全國涂料總產量下滑局面已經完全扭轉,隨著涂料生產旺季的到來,短期內我國涂料總產量將有望保持在9%左右的增速。
此外,涂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也實現了增長。2014年1~4月,我國統計范圍內規模以上型涂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061,386萬元,同比增長13.8%;利潤總額708,686萬元,同比增長27%;虧損企業虧損額37,672萬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在統計的1950家企業中,有14.5%的企業虧損。
警惕產能擴張暗含隱憂
當潮水褪去之際,才知道誰在裸泳。涂料產業也是如此,當宏觀經濟增長放緩之際,昔日蒸蒸日上的生產能力也開始凸顯出過剩壓力。
2013年,涂料產業總產量的增長紀錄結束了長達10多年之久的高速增長,許多涂料企業感覺到了市場壓力,陷入了發展迷茫階段。涂市走向如何?一時尚難預料。但一個問題已經擺在眼前:為迎合市場而迅速膨脹的巨大產能,已再度引發人們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面對當前涂料企業紛紛擴產的行動,一些業內人士呼吁,雖然目前國內涂市一直在升溫,但是市場潛力的進一步挖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2013年,隨著一些政策的減弱,涂料銷量出現了逐步下降趨勢,如果還是這樣盲目擴產的話,2014年國內的涂料產業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
“當前涂料企業的擴產與市場增產不增收的現狀是同樣性質的問題,都是一種結構性的產能過剩。”涂界企業及市場研究部觀察員李明月指出。
在該分析人士看來,涂料產能過剩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產能的大小并不十分重要,關鍵要看企業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上去了,企業才是真正做大做強,才是真正的產能擴大。“有些涂料企業年年對外宣稱銷量增長了百分之幾十,甚至幾倍,但不掙錢,有什么用呢?”
同時,李明月還表示,當前確實有些涂料企業是產能不足,如嘉寶莉、鴻昌化工等,但確實有一些涂料企業是生產線閑置,屬于產能過剩。“適當的產能過剩還是可以的,因為只有適度過剩,競爭才有可能產生。如果總是出現短缺的話,那企業就失去了發展動力。當然,如果產能過剩特別是結構性過剩很厲害的話,那就值得警惕了,這將會引發市場的惡性競爭。”
李明月指出,瘋狂擴張的背后需要消化,這種擴張的產能、產量、產品、資金的出口需要消化。去哪里消化?就是向市場、消費者傾瀉。在傾瀉的過程中難免出現惡性競爭,欺詐、虛假等等我們所看到的社會惡劣現象,當這種氛圍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另外一些問題,比如盈利能力降低等。這足以引起行業的警覺。
為什么落后產能越淘汰越過剩?
一邊在大量淘汰落后產能,另一邊在瘋狂上馬新項目,結果新增產能比淘汰掉的產能高出數倍之多。而如此荒謬的場景居然一再上演,致使淘汰落后產能的行動成為無用功,國內涂料產能過剩局面愈演愈烈,有可能會使全行業性陷入虧損的泥沼。
“除了我國涂料企業自身創新動力、能力普遍不足外,結構性產能過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干預市場過多的原因,這是我國的特有現象。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績和財政收入的考慮,甚至不惜采取放寬環境、社保標準等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手段進行招商引資。”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了新涂料項目不斷盲目上馬、重復建設嚴重,再加上行業沒有建立監測和預警機制,沒有提高市場準入門檻,行業協會和國家有關部門也沒有進行產業調整和引導,最終問題就出來了。”該分析人士指出。
據本刊記者了解到,6月20-22日,廣東、順德兩大涂料協會組織部分會員企業代表赴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兩新”產業園與安仁縣大金山精細化工園考察,其中包括華潤涂料在內的40家企業有意向投資入駐。而永興縣政府卻給出了優惠政策。
可以說,在這種中國特有現象下,依賴行政手段淘汰落后產能的做法,雖然看上去轟轟烈烈,每年都有部分落后產能被強制關停,但卻只起到短暫的效果,并未剎住涂料企業擴張產能的步伐,導致涂料產能逐年快速遞增,呈現越淘汰越多的“怪圈”。可見,要想走出淘汰落后產能的“怪圈”,就應擺脫行政化依賴,走市場化道路,通過市場競爭規律實現優勝劣汰。
在資金成本和運營成本的重壓下,涂料行業整體利潤本就微薄,“涂料產品價不如白菜價”,而在宏觀調控的打壓下,基建、地產等需求量銳減,船舶、汽車等工業制造業需求量也減少,涂料產能利用率過低的局面無法改善,一些企業虧損亦在所難免。
“可就是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各地涂料企業仍然在大肆擴張產能,試圖依靠將規模做大,維持行業市場地位,以便與其他企業血拼產能。顯然,涂料行業已步入‘囚徒困境’,誰都不愿意壓縮產能,而是將希望寄托在擴張上。”李明月表示。
落后產能為何能“活得好”?
“從導致落后產能過剩的根源分析來看,淘汰落后產能的核心問題在于政府,就是需要打破利益藩籬,嚴格把好環保關、能耗關,該淘汰的堅決淘汰,不能對落后產能企業睜一眼閉一眼。”李明月表示。
在健全的市場環境中,落后產能理應被自然淘汰,但現在,技術先進、污染小的先進產能不一定賺錢,落后產能卻往往“活得更好”。“環保執法不嚴、企業稅費標準不一、社會負擔輕重不均是主要原因。”
當前,我國經濟增速相對而言還依然處于高位,房地產、汽車、橋梁以及風電新能源建設等產業項目的的高速增長和發展,以及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提出和棚戶區改造等,都給涂料行業提供了生存空間。“市場發展空間存在,一些小作坊、小企業攜低端落后產能千方百計找機會進入市場。”
“有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企業,常常以低價來搶占市場,搞得我們也很難應對。雖然說他們產能并不算大,但在市場卻依然活得很好,他們投機心里太重了,能撈一把是一把,出現任何風險可以及時推出市場,但并不影響他們。”某涂料企業負責人通過QQ采訪時向本刊記者表示。
騰出空間促進產業升級
對于有的企業來說,淘汰落后產能意味著在做“減法”——設備淘汰、人員免職、資金鏈斷裂;但對于有的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卻是在做“加法”——從優勝劣汰中發現新的商機。
“只有淘汰落后產能,才能為先進產能騰出市場空間,才能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因此,有實力企業就抓住淘汰落后產能的機遇,不斷擴大先進產能。”李明月表示。
據了解,廣東鴻昌化工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年產能達8萬噸的水性漆生產基地有望今年投產,而該項目也將全部采用自動化生產設備。
據鴻昌化工總經理郭錫有介紹說,不僅新基地全新引進全自動化生產設備,今年老基地的生產系統也將對進一步加快自動化進程改造。“設備的升級改造,不僅大大節約了勞動力,同時更提高了生產效率。”
伴隨著生產系統的自動化升級,鴻昌化工的涂料產品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升級,將淘汰落后設備及落后產能,生產出更多環境友好型、高技術含量的涂料產品。可以說,鴻昌化工在淘汰落后產能做“減法”的同時,也做足了“加法”,為高附加值產品騰出發展空間。
作為中國最大的全水性漆生產企業——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在5月30日與保定博野縣人民政府舉行“總投資7.5億元,年產12.5萬噸水性漆項目”簽約儀式。而據了解,晨陽集團目前正積極規劃實施博野、徐水千畝工業園建設,欲打造中國最大的水漆生產研發基地,預計2015年底產能突破百萬噸。
據悉,晨陽水漆去年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主要針對“納米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共建及新產品研發,而這些研發技術也將運用到新的生產基地中,這將大大提高晨陽水漆的技術含量。
李明月指出,從今年上半年一些投資項目來看,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水性漆,而且技術含量都比較高,屬于先進產能,這對于我國涂料產業今后的健康發展將帶來積極的影響。而對于企業來說,要想避免結構性產能過剩,就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技術改造是最關鍵的出路,提高附加值才能真正加強市場競爭力,要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提高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利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改變原來的低端路線,將高、精、尖的產品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不再重復低利潤、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的老路。
“不過,今后我國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強化已毋庸置疑,落后產能的淘汰意味著將會釋放部分空間,正好給優質企業補充產能提供了機遇。值得關注的是,由此還必將帶來對于涂料企業的重組兼并,最終將是‘強者恒強’。”李明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