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節能優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生物質能、光熱發電。
同年10月,國務院下達了《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1〕23號),通知要求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目標是“十 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 提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 峰奠定堅實基礎。重點任務強調“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又稱南埔電廠)位于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境內,西南距離泉州市老區約55km,距惠安縣城約25km,東北距莆田市約26km。國能(泉州) 熱電有限公司現有總裝機容量為1940MW,分別為2臺300MW、2臺670MW燃煤發電機組已取得海域使用權并投入運營,三期2×660MW 擴建工程已于2024年12月23日獲得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目前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建設中。
國能集團泉港南埔溫排水區域75MW海上光伏電站(以下簡稱“本項目”)已于2024年11月07日取得福建省投資項目備案證明(附件3),備案號為閩發改備 [2024]C040371號,項目場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柯厝村北側溫排水區域,場址中心坐標為北緯25.2081°,東經118.9534°。本項目利用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一、二、三期發電工程溫排水海域上部空間建設光伏電站項目,光伏項目屬于透水構筑物用海,項目建設不改變海域使用性質。
建設內容與規模:容量75MW(直流容量約93.39792MWp)光伏電站,配套建設1套7.5MW/15MWh電化學儲能裝置,升壓站為陸上升壓站。 本項目用海位于已確權國能集團泉港南埔溫排水區域內,用海面積66.7981hm2.用海類型為電力工業用海,使用年限為27年,用海分層為水面,高程范圍:光伏組件設計上緣高程為8.69~9.49m,設計下緣高程為7.50~8.30m,設計高水位為3.61m,極端高水位為5.07m,組件設計下緣高程比極端高水位高出2.43~3.23m。在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安全運行,滿足南埔電廠溫排水需求的前提下,該區域位于已批的國能(泉州)熱 電有限公司南埔電廠北側,根據《國能集團泉港南埔溫排水區域75MW 海上光伏電站 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建設內容為容量75MW(直流容量約 93.39792MWp)光伏電站,配套建設1套7.5MW/15MWh電化學儲能裝置,升壓站為陸上110KV 升壓站,預計投產后年發電量為114497.33MWh(25年平均)。
鋼結構:根據海上光伏各部位所處的環境條件、工作條件、維養難易程度,不同部位采取不 同的防腐涂裝體系,涂裝防腐壽命要求不小于25年。 配套設計選擇符合 ISO12944-2極端CX具有高含鹽度的海上區域。
表面處理:采用磨料噴砂清理至Sa2.5.如果油漆施工前鋼材表面已經發生氧化,整個氧化區域應再次進行噴砂至上述規定標準。噴砂清理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表面缺陷,應打磨,填沒,或以適當方式進行處理。由于當下海上光伏防腐設計缺乏相關具體規范,設計中根據《海上風電場工程防腐 蝕設計規范》(NBT 10626-2021)規定:
大氣區和浪濺區的劃分位置為設計高水位+重現期50年的H1%的三分之二+1m,浪濺區與水位變動區劃分位置為設計高水位-重現期50年的H1%的三分之二,本項目支架鋼結構位于大氣區,PHC樁和鋼支撐位于浪濺區和浸沒區,根據表8.3-5和8.3-6要求采用防腐措施,并適當增加防腐年限內的腐蝕余量,達到25年使用壽命的防腐性 能指標要求。焊接材料及螺栓、墊圈、節點板等連接構件的耐腐蝕性能不應低于主體材料,焊接連接部位需對涂層進行修復,修補涂層的厚度不低于360μm。內部區域與海水接觸的小 型構件,如電纜管等,其內部宜采用熱浸鍍鋅防腐。防腐前需對鋼結構表層除銹處理,除銹等級應達到Sa2.5質量要求,鋼結構表面粗糙度值需達到60~100μm。
箱變基礎:箱變基礎平臺采用鋼結構,基礎采用PHC樁基礎,型號暫定為PHC700-110-B,平均樁長預估23m,樁端持力層選擇4號層砂質黏性土或者 5號層全風化花崗巖。上部采用鋼平臺,下部采用抱箍搭建鋼平臺放置事故油箱,鋼結構構件需采用涂刷防腐涂層處理。
本項目運營過程中,光伏電池板對太陽光的反射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光 污染。光污染的程度與光伏電池板的反射率有關,反射強度越小,被光伏電池板吸收的太陽光光子越多,被反射的光子就越少。本項目光伏電池組件采用雙面雙玻N型BC單晶光伏組件,正面接受直接入射到組件上的太陽光,背面可以接受反射光,包含空氣中粉塵的反射,周圍建筑物的反射,地面的反射等,光伏電池組件內晶硅片表面涂覆有防反射涂層,封裝玻璃表面已經特殊處理,太陽能電池組件對陽光的反射以散射為主,其總反射率遠低于城市玻璃幕墻,無眩光,因此本項目已盡可能降低太陽光反射對周邊環 境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