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漆龍頭企業金力泰(股票簡稱“*ST金泰”)公告稱,9月1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其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將面臨行政處罰,罰款共計460萬元。

財報“難產”引行政處罰,公司及高管合計被罰460萬元
經查明,4月23日,ST金泰時任董事長、總裁羅甸,時任董事、執行總裁、董事會秘書吳純超,時任財務總監隋靜媛三人商議后,決定不接受年審機構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擬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直接導致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完成2024年年報的編制及披露工作。對此,上海證監局擬作出處罰決定:對ST金泰給予警告,并處200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羅甸、吳純超、隋靜媛分別給予警告,對應處以100萬元、80萬元、80萬元罰款。
回溯事件進程,*ST金泰原計劃于4月底披露2024年年報與2025年一季報。4月29日,公司首次公告預計無法按期披露;5月5日,公司進一步披露《關于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暨股票停牌的公告》;直至7月1日,公司才“姍姍來遲”地披露相關報告,而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年度內部控制報告出具否定意見,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與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金力泰”變更為“*ST金泰”,正式“披星戴帽”。
內部矛盾顯現又生變,董事會結構調整引關注
在外部監管壓力下,*ST金泰內部矛盾也逐步浮出水面,且局勢近期出現新變化。上周中,公司監事會突然收到股東海南大禾取消股東大會提案的通知,與此同時,董事會收到董事劉銳明的辭職報告。對于海南大禾取消提案的原因,吳純超表示,海南大禾取消提案是因部分被提名董事擔心公司退市風險,情況復雜。

隨后,*ST金泰召開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非獨立董事郝大慶、吳純超、王子煒現場參會,孫策、羅甸線上參會,海南大禾等股東代表未到場。現場獨立董事稱,公司控制權矛盾實際不激烈,劉銳明此前因股東重復投票未當選,后在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順利進入董事會。
劉銳明自7月22日當選董事后,多次在董事會議案中投反對票,累計提出數十條反對意見,還曾指出公司存在管理層與外部人士勾結侵占資金、收入真實性及資產質量風險等問題。但9月10日,海南大禾撤回全部11項股東大會提案,劉銳明同步辭職。
目前,金力泰董事會新增兩名董事,且6名非獨立董事均由吳國政提名。吳純超表示,公司無實際控制人,此前矛盾源于溝通不足,管理層已意識到溝通重要性并加強與股東溝通。此外,公司創始人吳國政曾兩次發公開信,對公司內控漏洞導致被掛*ST表示不滿,并力挺自己提名的董事候選人。
退市風險仍存,多重困境下退市風險仍存
盡管*ST金泰方面稱目前未觸及退市標準,但市場層面的異常波動與潛在風險仍不容忽視。8月1日至9月1日期間,ST金泰股價區間漲幅超59%,在退市風險股中位居第一,成為板塊內“黑馬”。股價上漲背后,圍繞公司的各類爭斗并未停歇,針對劉銳明就裴劍(劉銳明指稱的公司“幕后實控人”)、羅甸(公司現任董事、前任董事長)等人涉嫌違法違規的報案,公安機關已向ST金泰發出《調取證據通知書》,但公司至今未就此事發布公告。

在*ST金泰面臨行政處罰、內部治理調整及退市風險的多重背景下,其信息披露的合規性與財務數據的合理性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ST金泰在信息披露與財務處理上存在四大待解疑問:
公安機關就劉銳明報案事項發出《調取證據通知書》,公司以“未立案”為由未公告,與同類思創醫惠的披露情況形成對比,引發市場對其信披及時性的質疑;半年報將5家戰略備庫供應商應收款項定為“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卻無法確認關聯關系;會計科目問題頻現,租賃負債物業用途不明、現金流由正轉負原因存爭議、往來款項未釋疑、長期預付款占比高;并購標的怡鈦積上半年扭虧,但未審計就被宣布業績對賭完成,劉銳明質疑其真實性,專業人士擔憂公司“背書”或損害股東利益,且收購或涉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當前,金力泰深陷行政處罰、治理爭議、財務疑點與退市風險交織的困境,資本市場信譽受損嚴重。財務層面,大額異常資金往來、關聯方資金占用嫌疑、會計科目反常及并購標的業績存疑,已讓投資者對財報可靠性產生質疑,且退市風險仍是關鍵隱患。雖公司強調未觸及退市標準,并推進內控完善與欠款回籠,但公安機關調查、監管問詢等事項未出結果,不確定性始終存在。若無法妥善解決危機,公司恐面臨融資困境甚至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