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涂料龍頭企業金力泰的一紙停牌公告,如同一記重錘,敲醒了涂料行業的從業者——因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無法按期披露,公司股票被迫停牌。若兩個月內仍無法公布年報,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再逾期,或將面臨終止上市的命運。

這并非個例,2024年涂料行業財報季,眾多企業交出的“成績單”令人觸目驚心:飛鹿股份凈利潤暴跌776.26%;凱倫股份凈利潤下滑幅度高達2479.49%;渝三峽營業收入下滑29.94%;行業龍頭東方雨虹也未能幸免,凈利潤更是銳減95.24%。
價格下跌30%!為自保,涂料行業在“價格戰”中良心失守
業績下滑與產業鏈陷入“競低”迷局有關。所謂“競低”,即從價格方面去比較,誰更低就就能迅速占據市場份額。據公開數據,去年藝術涂料、仿石涂料價格下降約30%,木用涂料價格下降約10%,粉末涂料價格下滑約10%。這種價格下跌的趨勢也透露出涂料企業經營的艱難。為了保住利潤,“聰明”的涂料企業選擇用造假的行為來降低成本。從一開始的少添加、好壞摻半,到后面的“偷梁換柱”,用違規的方式產出低劣的產品。
例如在鋅粉市場出現的“無鋅”產品,使得所謂的環氧富鋅漆變成了普通環氧漆,產品質量與防腐性能大打折扣。涂料常用填料的硫酸鋇,也難以逃脫被摻假的命運。部分供應商為牟利,在硫酸鋇中摻入碳酸鈣或滑石粉,雖然降低了成本,卻使涂料的耐酸堿性大幅下降。
更可怕的是,對于上游企業的無底線造假,涂料企業并不是全然不知,反而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質量底線不斷失守。這種放任,也推動原材料造假呈現出規?;?、隱蔽化現象。當劣質原材料以低價大量流入市場,堅持使用正品原料的企業反而因成本劣勢失去競爭力,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整個涂料行業將面臨原材料質量體系崩塌的風險。
從藝術涂料廠商將無機砂漿替換為有機物,天然彩砂替換為人工合成材料,削弱產品環保特性,到防火涂料廠商減少聚磷酸銨、三聚氰胺等阻燃劑用量,用普通填料替代,使防火涂料耐燃時間遠低于國家標準。從新舊粉末涂料混賣,到水漆廠生產偽水漆,再到真石漆廠商將20道標準工序縮至4-5道,省去防水層、抗堿底漆等關鍵步驟,以及部分涂料企業回收正品包裝桶,灌裝勾兌后的劣質產品,并無視風險并通過網絡大肆售賣……大家的心照不宣,一步步將整個行業推向水深火熱的深淵。 低價中標成頑疾!下游只看價格放寬質量,究竟坑了誰? 為何涂料企業明知道偷工減料的風險,還是選擇頂風作案?這與目前市場的大環境有關,尤為明顯的就是下游的房地產行業和工業領域。下游采購環節主打的就是低價中標,這也揭開了涂料企業的潛規則——“先低價中標、后偷工減料”。這自然與當前冷淡的大環境和下游企業的發展模式有關。 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采購方化身“價格殺手”。某頭部房企2024年建筑涂料集采招標中,將投標限價大幅壓低,這也就給中標企業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為維持利潤,涂料廠只能壓縮成本,將乳液含量減半,鈦白粉用量減少兩成,這也難怪很多住房的墻面漆耐擦洗次數不合格,耐候耐黃變性不盡如人意。 工程項目同樣深陷低價漩渦。不僅在高鐵、基建項目屢屢曝出圍標、串標行為,買通其他同行讓其用高價退出,還要面臨前期墊資等風險。有些中小企業為了能夠進入供應商庫還要上下打點,返利給經辦人,才能換來一個并不確定的渺茫機會。施工方的分期付款方式,更是將風險轉移到了涂料和涂裝供應商群體。 以汽車為代表的工業領域更有自己的一套“玩法”,要么就是長達300天的賬期,要么就是利用車企自由的金融平臺轉為票據結算,幾年都不一定能夠收回貨款,著急用錢還要付5個點的財務費用來貼現,讓涂料企業的資金鏈雪上加霜。飛鹿股份現金流下滑62.05%,凱倫股份下滑172.97%,渝三峽更是暴跌620.18%。擊鼓傳花之下,涂料企業也只能無限壓縮成本,而驗收后的工程是否能夠扛得住風吹雨淋、戶外嚴苛環境,恐怕只有事故發生后才有人去深究。 低價中標不僅影響產品質量,更摧毀了行業創新生態。而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下游企業并非不知道,而是故意忽視質量,或有意“放水”,寬抓質量,嚴抓價格,導致行業秩序混亂。 突破紅線代價沉重,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開啟 如今,整個涂料產業都在喊著生存艱難,即便已經沒有了交通封控,也極少遇到停工停業的不可抗力,但這幾年的情況卻沒有好起來,根源就在于惡性競爭帶來的“競低”模式。它猶如一場“自殺式”的行業內耗,讓整個產業鏈自下而上傳遞出 “低價至上” 的畸形信號。價格高,即便是產品好,也有一半的可能性被拒之門外;而價格低的產品,就算質量一般,各方面有些小毛病,竟也能被原諒和接受。這種畸形的采購模式自然也就催生了不正常的運營模式,并造成了惡性循環。 房地產與基建領域采購方過度追求低價,使得涂料企業在中標后不得不通過偷工減料維持利潤,導致工程質量隱患叢生。而低價中標帶來的微薄利潤,疊加房地產爆雷、超長賬期等資金壓力,直接沖擊企業資金鏈。企業為了生存,只能進一步壓縮研發投入,放棄技術升級,陷入“低價—低質—低創新”的惡性循環。 某涂料企業負責人坦言,為滿足低價要求,企業不得不將研發投入從營收的5%降至2%,原本計劃推出的新品涂料被迫擱置,優先處理降本事宜。這種短視行為不僅阻礙了行業技術進步,更讓我國涂料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失去優勢,市場份額逐漸被外資品牌蠶食。 當一家家老牌涂料企業因成本壓力破產清算,當一起起假冒涂料案揭開產業鏈造假真相,涂料行業已站在質量安全與產業倫理的懸崖邊緣。若任由低價競爭、以次充好、技術空心化等問題持續發酵,不僅會重蹈光伏、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覆轍,更可能引發系統性質量危機。從建筑墻面脫落到化工儲罐泄漏,從橋梁防腐失效到風電葉片損壞,每個環節的質量失守都可能成為壓垮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由涂料采購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
為了推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的健康發展,2025年9月21-22日,涂料采購網邀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頭部企業在浙江杭州水博園酒店共同開啟“2025 年全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全產業交流大會”,與汽車及零部件頭部企業、行業專家、學者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汽車產業鏈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噴涂行業的創新路徑。 本屆大會將聚焦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汽車噴涂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來提升噴涂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通過此次交流大會,我們期待能夠匯聚各方智慧,共同推動汽車產業鏈尤其是噴涂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會請聯系:王經理:1891146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