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省GDP總值占20%,19省“補刀”后,影響面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被叫停的天津、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貴州、云南、甘肅、青海、寧夏等12個地區,2023年GDP總計230249.12億元,占全國GDP總值1250939.66億元的18.41%。從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被“叫停”基建項目的12個地區都是欠發達地區。

從全國來看,12省合計基建投資占全國的比重約為25.7%左右,剩余的19省市地區基建投資約在74%左右,與GDP的二者之間差異類似。這19個地區刨除民生項目以及開工率超過50%的項目(約占基建項目的一半左右),剩余的一半或將遭遇與債務壓力較大的12省市類似的叫停。綜合來看,全國31個省市地區,或將有超過4成的項目被“叫停”。
粉末涂料產能嚴重過剩
從全國涂料分布情況來看,涂料行業的生產和消費集中地主要在華東、華南地區,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受限于經濟條件的影響,不管是涂料產能還是消費者,都與華東和華南地區有著天壤之別。然而19個地區的“補刀”,則對涂料行業有著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近年來過于火熱的粉末涂料行業說,更是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據公開資料,目前中國有4000-4100家粉末涂料生產企業,粉末涂料的產量約為253萬噸,近幾年增長率在10%左右,但實際銷量只有219萬噸左右,近幾年增長率不到5%,行業過剩嚴重。從需求結構來看,我國粉末涂料行業中低端市場供給較為充足,高端市場仍需通過進口來滿足,價格也較國內更高一些。行業同質化嚴重之下,惡性競爭也就日益顯型。
近年來,受國家環保政策的影響,大量的油性涂料企業和水漆企業開始大規模的進入粉末涂料行業。新進入粉末涂料行業的企業,不管是在技術研水平,還是產品質量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穩定性,這對本就競爭極為激烈的粉末涂料行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市場競爭的殘酷程度已突破部分企業的承受極限。
“價格戰”開打,價格腰斬,粉末涂料“淪陷”
面對目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某業內人士表示,粉末涂料行業很有可能也會走水漆的老路。眾所周知,環保友好型水漆是近幾年的新興產物,不僅在建筑涂料廣泛應用,還在“禁油令”的推動下走向了工業領域,但好景不長,在沖擊高端的過程中,不少水漆企業選擇了更容易的價格戰來搶奪市場,隨即市場秩序愈發混亂,更讓下游消費者對于水漆的信心大受打擊,連累了一些想要發展品牌質量的優秀企業。
此前在水漆行業普遍存在的價格戰和互害戰,如今在粉末涂料行業也初現端倪。一邊是產能過剩、僧多粥少,一邊是同質化嚴重、低端競爭力弱,不少粉末廠為了生存,選擇了從價格方面入手來搶奪客戶和增加市場占有率,湖北地區降價1000-3000元/噸,華北等地區也下降了1000元/噸左右,直接的降價已經逐漸蔓延。
2021年中國粉末涂料平均售價為19.4元/kg,其中,家電18元/kg,3C領域19.8元/kg,建材18.2元/kg,家具18.2元/kg,農用、工程機械及汽車22.2元/kg,功能性(防腐)23.2元/kg,一般工業18.8元/kg。而2023年國內砂紋粉的價格已經低至10.6元/KG,價格腰斬。
有人表示,工程市場訂單萎縮,民用市場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噴涂加工費都到了800元,拿什么保證質量?前處理不用化工藥水洗料,難道用洗衣粉?材料不用烘干,自然晾干員工全部要等到50歲……
有些粉末涂料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加入大量比重較大的填料,最終影響了平均覆蓋率,同等重量噴涂的面積下降,涂層的裝飾性和防護性也會下降,如光澤降低、流平橘皮多,抗沖擊和彎曲等機械性能變差,耐候性降低,表面質點增多等。
還有些將噴涂廠家的落地回收粉稍加工之后,改造成粉末涂料,不僅含有工業垃圾和不溶的雜質水分,且是多種粉末涂料的混合體,即使經過加工,噴涂厚度增加很多也掩蓋不住表面缺陷。如果超過儲存期,各種性能都會發生變化,涂裝后起不到應有的裝飾性和保護性。
高端不足、低端過剩、惡性競爭、互撕互害……以上種種并沒有給粉末涂料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好處。相反,由于價格戰的加劇,許多企業已經陷入了虧損的境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粉末涂料行業約40%的企業預計本年度企業經營將持續虧損,其中預計大幅虧損的企業占比達12.5%,預計微幅虧損的企業占25%。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企業可能會因為無法承受持續的虧損而選擇破產,甚至導致整個行業的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