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涂料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三季度業績數據,盡管營收和凈利潤大多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提及應收賬款和尚未兌付的票據,大家都是一臉無奈。無論是應收賬款突破了150億的東方雨虹,還是應收票據暴增了超過928%的金力泰,抑或是面對下游客戶時始終沒有底氣和話語權的眾多涂料企業,都難以應對巨額的應收票款壓頂。應收賬款超過369億元!防水、建涂、保溫等多個領域全軍覆沒!
應收賬款方面,東方雨虹以151億元位居榜首,科順股份(52.84億)緊隨其后。北新建材、凱倫股份等也超過了10億元檔,防水行業“全軍覆沒”。“軍工涂料第一股”華秦科技、“軌道交通涂料龍頭”飛鹿股份、汽車漆生產商松井股份等涂料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也超過了1億元檔。涂料行業上市公司中,應收賬款數額超過369億元。

而在同比變動情況中可以看到,華秦科技以54.75%的同比增長位居前列,同比增超50%。凱倫股份應收賬款同比增長33.77%,飛鹿股份應收賬款同比增長24.34%,同比增長均在20%以上,北新建材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4.08%。

“防水茅”東方雨虹表示,151億應收賬款較年初余額增加38.80%,比上半年期末增加10%,已占該公司總資產的30%以上。主要是由營收增加所導致。數據顯示,2020至2022年,東方雨虹的應收賬款分別為61.01億元、87.64億元、108.79億元,應收賬款逐年增加。
北新建材表示,45.73億的應收賬款同比增加14.08%,比年初增長了123.04%,主要是實施額度加賬期的年度授信銷售政策導致應收賬款有所增長。
凱倫股份24.08億應收賬款同比增長了33.77%,較上年末增加41.88%,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8.11個百分點。此外,科順股份應收賬款為52.84億元,也是一大筆懸在頭頂上的箭。
這也能夠看出,四大“防水巨頭”集體陷入了應收賬款暴增的深淵。建筑防水行業在過去2年受地產行業的影響,逐步走入了遍地是雷的不歸路,相關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也愈演愈烈,背后則是隨時會變成壞賬的可能性。
暴增928%!9.5億應收票據壓垮了誰?
據不完全統計,涂料上市公司應收票據超過9.5億元,這也透露出了這些行業佼佼者們在當下表現的嚴峻壓力。東方雨虹2.3億的應收票據繼續霸榜,“軍工涂料第一股”華秦科技以1.82億的數據排名第二,北新建材以1.5億的數據排名第三。飛鹿股份、科順股份、凱倫股份、東來技術等應收票據均在1000萬元以上。

而縱觀應收票據的同比變化可知,汽車漆龍頭金力泰應收票據同比暴增928.79%,較去年年末增長542.20%。而這家汽車漆行業的龍頭此前曾連續8個季度虧損,虧損窟窿最大的當屬2021年的第四季度,虧損額約為5200萬元,超過半個億。這與在下游客戶處的較弱話語權也有著一定的關系。

另外,渝三峽同比增加88.24%,東來技術同比增長29.22%,華秦科技同比增長6.79%。

近400億應收票款加劇壞賬風險,涂料企業要款難!
據涂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涂料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已經接近400億。按照涂料行業營業收入情況來看,400億相當于1.5個東方雨虹,2個北新建材,6個科順股份,19個凱倫股份。而以凈利潤數據來看,400億相當于14個北新建材,16個東方雨虹,148個華秦科技。
眾多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的數據高企,且有不斷飆升的趨勢。更不用提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這與下游汽車交通、建筑工地、房地產工業等多個領域的冷淡和“訂單荒”有著密切的關聯。
5000多家下游企業破產倒閉
在內銷市場萎縮、出口數據銳減之下,國內工業制造業企業,以及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的汽車、家具、家電、鋁材等行業都陷入了深淵,輕則業績虧損負債累累,重則倒閉破產身敗名裂,最終企業高管和關聯人員也要背上“老賴”的黑鍋,創業出行乃至高消費都要受到限制。
房地產行業,2023年前6個月,全國共有106家房地產企業發布破產文書。破產房企最多的省份前四依次是浙江、廣東、新疆和湖南,均超過10家。
汽車行業,截至2023年9月份,乘用車企的數量為64家,較年初較少了18家。在SUV細分領域,2023年9月中國車市一共有328款車型錄得銷量,較年初減少了36款。
鋁材市場,今年年中49家樣本再生鋁企業產量約25.36萬噸,較前一個月下降1.84萬噸,降幅6.8%;主要原因是訂單不足,產品滯銷,成品庫存累積,打擊企業生產積極性;除此之外,鋁合金錠企業利潤低迷甚至虧損生產亦影響企業開工率。
家電市場,近些年在電商平臺以及新興消費方式的沖擊下,家電行業也迎來了閉店潮。國美零售此前發布了2023年中期報告,截至6月30日,國美品牌旗下有城市展廳21家、旗艦店77家、精品店29家、新零售店2054家,共計2181家。相比去年同期,旗艦店減少了113家、新零售店減少了497家。
集裝箱市場,預計明年全行業將虧損150億美元,預計今年全球運費將下降60%(包括即期運費和合同運費),接下來在2024年會下降33%。
零售市場,2023年上半年實體零售中有至少4181家實體店沒能進入到下半年,從閉店業態來看其中超市便利店692家、百貨購物中心14家、服飾1851家、餐飲相關564家、其他行業1060家。

眼看2023年就剩不到2個月的時間,越來越多的涂料企業表示,目前已經不把銷售產品當做年末沖刺的主要目標,百日攻堅戰也調整為“要賬連環計”,一方面要盡快回款,為企業的工作收尾和員工的年終獎做準備;另一方面,也是看到近期越來越多的下游工廠開始停產停業、結業放假,發現這背后或許就是躺平擺爛,如果要賬出手晚了,也許客戶就已經破產,彼時資金分給投資人、債權方等,能否解決供應商的貨款問題,還是個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