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云漫天”,4800多名居民被疏散
公開資料顯示,出事貨運列車約有50節車廂,有10節車廂裝載有毒化學品,列車脫軌后,東巴勒斯坦城進入緊急狀態,大約4800名居民已有半數緊急疏散,當地部分居民陸續出現了頭痛、惡心等癥狀。疏散區域外圍農場的一些動物已出現咳嗽、腹瀉、流淚、無食欲等中毒癥狀,12公里左右的溪流內有約3500條小魚死亡。

當地的相關部門劃定了不同等級的受影響區域,留在紅色區域內的人群將面臨“重大死亡風險”,身處黃色區域者則會面臨“嚴重傷害風險,包括皮膚灼傷和嚴重肺部損傷”。黑線代表在最壞情況下可能受到影響的整體受關注區域。

機構表示,脫軌列車的車廂仍有發生爆炸的嚴重風險,這次事故相當于是“用化學物質摧毀了一個小鎮”,在5年至20年后,當地可能會出現大批癌癥患者,現場的清理和監控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當地居民已提起聯邦訴訟,試圖要求諾福克南方公司為俄亥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居民設置健康監測系統,并要求鐵路運營商為列車脫軌30英里半徑范圍內的居民支付醫療檢查和相關護理費用,并承擔將來的損害賠償。
多種有毒氣體持續蔓延,影響堪比“切爾諾貝利”
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本次主要釋放的有毒氣體氯乙烯,事故車廂里還發現乙二醇一丁醚、丙烯酸乙基己酯和異丁烯。短時間、高濃度接觸氯乙烯會導致接觸者急性中毒,長時間吸入可能引發腦癌、肺癌和某些血液癌癥。接觸乙二醇單丁醚會刺激眼睛、皮膚、鼻子和喉嚨,出現頭痛和嘔吐等癥狀;吸入異丁烯可引發眩暈、嗜睡。
從大量動物死亡、空氣味道怪異等情況可知,美方所謂的“可控釋放”并未做到位。氯乙烯燃燒會產生氯化氫,和水結合會變成鹽酸,和一氧化碳結合會產生碳酰氯(又稱光氣),毒性比氯乙烯更大!光氣可致人嘔吐和呼吸困難,在最急性接觸中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被用作化學武器。

如果氯乙烯在焚燒過程中含氯物質不完全燃燒,就極易生成“二噁英”。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只要28.35克,就能殺死100萬人。越戰期間美國用的“橙劑”便摻雜了二噁英,造成當地無數人死亡,另有多人受癌癥、畸變影響,痛苦一生。

目前暫無媒體報道發現二噁英,但根據目前查到的資料的氯乙烯的持續性和降解性:暴露在空氣中,半衰期是9.7小時;在水體是672-4320小時;在地下水是1344-699000小時;在土壤是672-4320小時。一旦深入地下水,要將近79年才能完全降解,也就是說要修復被污染的環境至少要幾十年。
有專業的網友研究看了俄亥俄州的氣象預報,根據二噁英擴散到高云族的高度判斷,高度至少已經達到五六千米,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事故地點外100公里地區出現家禽和鳥類死亡。

此次事故不僅僅是“毀了一個小鎮”,有網友分析,俄亥俄州所處位置以西風為主,有西北風也有西南風,這些風會將污染物帶過阿巴拉契亞山脈,然后就到了紐約、費城、華盛頓、里士滿等東部城市。這些有害物質將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降雨,影響到這些區域的人們。
如果燃燒后的濃煙進入到平流層,那么這場事故產生的有毒物質,還可能通過大氣流向世界各地。網傳爆炸點上空拍攝到的圖片顯示,云層都被炸出一個大洞。

此次事故已經由“火車脫軌”演變成“生化危機”,有人甚至將這一災難形容為“俄亥俄版切爾諾貝利”,當年的切爾諾貝利影響范圍也就在30公里左右,這次的“俄亥俄氯乙烯泄漏”影響范圍更廣,在距離事故發生地160公里遠的地方,發現了大量被毒死的牛和魚類。距離事故發生地110多公里的地方下了一場暴雨,雨里面有不明物質,直接把汽車上面的金屬都給腐蝕了。
這一次“俄亥俄氯乙烯泄漏”造成的損失,也遠超切爾諾貝利。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在的普里皮亞季市本來只是個小地方,沒什么特產,就是建來方便核電廠工人及家屬生活的。但這次氯乙烯泄漏的所在地俄亥俄州位于美國中東部,旁邊就是“美國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全球的空氣、水源和生態問題,而事故最終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會不會也與切爾諾貝利媲美甚至超越,更多的影響或將在近一段時間內持續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