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在此點燃以來,“鳥巢”已累計接待中外游客超過3500萬人次,成為與長城、故宮一般的北京城市地標之一。 如何對這座享有盛名的建筑進行翻新改造?
外部結構 用技術美顏
國家體育場“鳥巢”冬奧會場館翻新改造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包含37項翻新改造內容,其中25項由中建八局負責。為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項目團隊前期多次進行現場摸排,針對不同施工條件,強化技術攻關,編制針對性施工方案,有序組織現場施工。
“鳥巢”外層是鋼結構,外立面上的氟碳漆多處出現老化現象,項目團隊進場后就著手進行頂面平面整體翻新和屋頂鋼梁側立面、四周立面點狀修補工作,包含除銹打磨、修補、砂紙打磨等過程。僅僅是在基層修補找平后的刷漆工序中,就有底漆、封閉漆、中間漆、銀灰色金屬氟碳漆、氟碳罩面漆五道漆。翻新完畢后,“鳥巢”又煥發出新的光彩,給全世界的觀眾帶來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我們的工作相當于給‘鳥巢’補了一次妝,展示了最佳‘美顏效果’!”項目經理李剛說道。
循環系統 融綠色理念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期間,綠色奧運的理念就已融入“鳥巢”建設中,其頂部裝有專門的雨水回收系統。然而,經過13年的風吹日曬,原有虹吸雨水管道亟待更新升級。項目團隊認真排查后,對發現的53處漏點進行了全面修復。

“由于虹吸雨水管道位于兩層膜結構之間,且距離下層膜結構約25米,我們選擇搭設異型腳手架作為施工作業平臺,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受力點與拉結點,最終完全修復了‘鳥巢’的‘毛細血管’,恢復了虹吸雨水管道系統的功用。”項目總工隋沿輝說。
在改造過程中,為更新升級制冷機組制冷效果,項目專門成立了水暖攻堅小組,對冷水機組進行逐一排查、逐次調試,最終通過更換密封圈、導葉馬達,清洗內部管路,添加潤滑油、制冷劑等措施,避免了整個場館制冷機組的更換,切實將“綠色辦奧”理念貫穿工程始終。
公共設施 顯人文關懷
為讓“鳥巢”具備冬季溫水供應能力,項目團隊在原有直飲水系統基礎上,在1層、2層、5層和6層原觀眾飲水臺處設置溫水直飲水系統,同時增加采用納濾工藝的直飲水機128臺,可滿足數萬名觀眾的飲水需求。
為了更好延續和彰顯人文奧運理念,在衛生間系統的改造中,項目團隊通過在衛生間增加電熱水器的方式解決熱水供應問題,同時配合采暖溫控器的升級改造,實現精準控溫、節能降耗,保證溫度舒適恒定。項目團隊還對現有101間無障礙衛生間進行了改造,新增了無障礙坡道和各種人
性化設施,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場館大大小小的區域內,項目團隊還更換了近1000個標識,涵蓋功能類、引導類兩大部分,積極營造安全、順暢、適用和人性化環境。
精雕細琢 為賽事服務
“鳥巢”景觀照明系統改造過程中,項目部充分利用原有設備管線,以高標準LED燈具替換原有光源,對屋頂PTFE膜、立面鋼架、看臺紅墻部位的燈光亮度、均勻度和眩光點及曝光點進行了提升。改造后,通過運行模式控制,不僅可以達到30%的節能效果,還可采用變色投光燈,根據不同時段需求呈現更多元化的燈光效果,打造標志性城市夜景名片。

為達到更好的觀賽效果,“鳥巢”內還更換了86臺環繞看臺的電子屏幕。76臺小屏及10臺中屏既可以同時播放相同畫面,又可以獨立播放不同畫面,還可以同步直播效果,確保觀賽區的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有清晰的觀演效果。
“中國冬奧健兒在這里向全世界展示風采,我們也在這里見證了中國夢與奧運夢交匯的美好故事。”項目經理李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