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種化工原料“失控式”上漲
眾多化工原材料和化工品自三季度開始普漲,漲勢全面拉開之后逐漸“失控”,四季度以來不僅全線拉漲,且漲勢驚人。粉末涂料調漲達2500元/噸,水性涂料調漲高達3000元/噸,ABS國產料調漲4000-6000元/噸,PC市場日漲幅再次高達2200元/噸,雙酚A一周之內價格漲幅超3000元/噸……樹脂、乳液、固化劑、膠類、有機硅產品調漲近千元每噸,陶氏、巴斯夫、中遠關西等巨頭也紛紛帶頭領漲。

盡管每年的年末都會有一個化工品訂單爆發期,價格起伏也屬正常,但今年價格持續拉高甚至創下十余年新高的情況還是令人疑惑,與往年相比,今年究竟有何異樣?
疫情反撲,多國封城,港口運輸受限
當地時間19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盧格在哥本哈根警告稱,歐洲再次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平均每17秒歐洲就有一人因此而病亡。第二輪新冠疫情正橫掃整個歐美,美國在大選喧囂中迎來了疫情的至暗時刻,單日疫情新增已連續多日10w+,歐洲各國更是紛紛采取了“封鎖”措施,正式迎來封城2.0時代。

英國蘇格蘭地方政府17日宣布,將從20日下午6點開始,對格拉斯哥等11個地區采取最嚴格的第4級封鎖措施,屆時這些地區的餐館、咖啡廳、酒館以及室內體育設施等經營場所將全部關閉。
奧地利政府宣布于11月17日至12月6日在全國范圍內升級“封鎖”措施。媒體解讀為“二次封城”,也就是關閉所有商業設施,只保留超市、藥店等基本生活必需的購物地點。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卷土重來后,德國、法國、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捷克、比利時、英國(英格蘭)、奧地利、希臘、荷蘭、波蘭、匈牙利、瑞士、丹麥等15個歐洲國家為遏制疫情宣布了“封鎖”令。其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比利時5國已宣布全境封城。
由于世界各地區疫情大幅反彈,部分國家再次采取措施,加強管控力度,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物資需求增加。再加之處于傳統運輸旺季,導致眾多港口出現擁堵,亞歐、美洲、非洲等航線出現集裝箱嚴重短缺、爆艙不斷的現象,運費也隨之瘋狂上漲。擁堵、集裝箱嚴重短缺、爆艙不斷、甩柜、跳港情況頻發。
天價航運費來了,搖號訂艙
我們都見過買房搖號、買車搖號、學位搖號……訂艙搖號!據悉,義新歐等12家班列平臺公司以搖號抽簽方式發放班列艙位共2000個,參會代表是搶訂。在艙位預定環節,參會的每家貨代最多只能預訂3條線路,20個艙位。

當訂艙總量超出可預定艙位量的時候就需要搖號。中簽的企業得到的也不是實際的艙位,而是在約定的時間內可優先兌現預訂艙位的訂艙權。受市場火熱的持續影響,部分線路預訂艙位是實際線路的6倍!

近期鹽田至阿爾赫西拉斯的運價已高達10000美元,馬士基發言人表示:“7月至10月間,已將所有能找到的集裝箱全部出租了,但是租賃市場已經‘干涸’,市場上沒有空箱了。”

上海、寧波、青島依然缺箱少柜,貨代貨主正經歷著,南美4000、美東5000、東南亞一夜暴漲1000美元的高昂運價,而且還沒艙位、沒柜子。

跨境物流成本也在猛增,出口海運費水漲船高。上海至美國西岸基本港的集裝箱運費已經達到8年來的最高水平,我們正在經歷著,南美4000,美東5000的高昂價格,如今美線的高昂運價還沒降下來,東南亞就緊跟著來了……一船公司宣布2020年11月6日起深圳出口至東南亞所有港口價格上調!+USD500/1000/1000。

海運THE聯盟(THE Alliance)計劃在12月的第一周取消四分之一的亞洲-北歐航線,這與該聯盟成員赫伯羅特(Hapag-Lloyd)將其航線運費上調70%的計劃相吻合。
地中海航線,與歐洲類似,航商運價小幅上調。
波斯灣航線,供需狀況總體穩定,運價上漲2.2%。
澳新航線,處于圣誕前旺季,供需關系良好,即期訂艙價格上漲10.4%。
南美航線,運輸需求處于高位,運價回落后再次上漲,即期訂艙價格上漲3.4%。
赫伯羅特宣布,將從11月15日起,針對40英尺高箱,收取每箱175美元的附加費,適用于中國(包括澳門和香港地區)至北歐和地中海的航線市場。
達飛于11月10日宣布:將從11月15日起對從亞洲所有港口運送到地中海所有目的地的貨物收取600美元/ FEU的“旺季附加費”。
赫伯羅特(Hapag-Lloyd)宣布:將從東亞(不包括日本)到英國的航行提價為5,190美元/ FEU,向西地中海的航行提價為4,710美元/ FEU,將價格提高為4,690美元/ FEU到北大陸。
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246美元/TEU,較上期上漲9.3%。
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365美元/TEU,較上期上漲2.7%。
馬士基近期發聲表示,要恢復往日正常的運輸狀態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集裝箱船運費大漲,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集裝箱短缺、甩柜的現象!全球前三大集裝箱設備租賃公司的Textainer和Triton都表示,未來幾個月集裝箱還將繼續短缺。業內人士指出,全球航運市場“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將持續,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航運價格維持高位水平仍是大概率事件。
外貿訂單大量回流
浙江紹興柯橋的紡織印染廠門口排起了長隊,以前兩天就能發貨的印染訂單,現在要等上40多天;廣東佛山的小家電企業,貨品堆滿倉庫、院子和停車場;廣東家電出口企業訂單排到了明年3月……急劇升溫的外貿行情,讓中國制造成了名副其實的“訂單收割機”。
究其原因,全世界疫情控制良好、紡織產業鏈完整且能順利達產的國家只有中國。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南亞和東南亞等多個紡織大國,很多紡織出口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交貨,不少原本在這些國家下單的紡織訂單都轉移到了中國。一些接到印度“回流”訂單的工廠預計,現在的訂單數量已經排到2021年5月。紡織服裝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在江蘇昆山一家紡織企業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每天都需要三班倒才能滿足生產訂單的需求。

同樣行情火爆的還有小家電、家具等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經濟”的爆發成為刺激小家電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小家電海外需求明顯增長,今年上半年,我國電炒鍋、面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

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加速恢復,平時以內銷市場為主的家居行業,出口訂單的火爆程度也超過了業內預期。廣東省的家具出口訂單在經歷了2-5月的大幅下滑之后,在6-8月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并從8月份集中爆發。部分企業的訂單排到了明年3月份,直接造成用工出現較大缺口。截至10月份,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191%,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112%。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和紗線產出大國,而近期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及累計確診病例居高不下,棉花加工出口、棉紗布生產等整個紡織上游產業鏈因此受到強烈沖擊。與此同時,歐美零售商自下半年開始已經陸續恢復開店,為了保證4季度感恩節、圣誕節等銷售旺季的供貨,這些下游企業轉移了部分訂單到中國進行代工生產。
而這些下游行業的火速回暖,對于涂料、化工等原材料的需求是巨大的。對于聚氨酯、紡織產業鏈及MDI、TDI、環氧丙烷、碳酸二甲酯、雙酚A、環氧樹脂等化工原材料的強勢拉升也不言而喻。這樣看來,原材料的排單半年、封盤惜售、不報價、一單一議、毀單再議等瘋狂態勢也就不難理解了。
受疫情影響,很多外資企業紛紛將原本在本國和其他國家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中國作為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地區之一,通過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快速復工達產,依靠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成為全球公司的“避風港”。而近日,出口外貿方面又迎來利好消息。
訂單火爆,航運價格水漲船高,訂單排隊甚至是貨品供不應求,無一不是促進國內眾多商品火爆漲價的因素,而在眾多因素的拉動之下,化工原材料及化工品也受到了相應的拉動。這些因素持續發力,預計未來這種漲勢不會結束,短期內或將持續瘋狂態勢。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青島新聞網,央視財經,家電網,搜航等,由涂料采購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