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注意的是,該通知下方簽章處羅列了包括海安聯和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江蘇合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新錦江印染有限公司、東冠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5家當地企業的企業名稱和公章。染廠進行染費調整并不算什么新聞,但十五家紡織企業在一張通知單中蓋章,無異于在行業內扔下了一枚“炸彈”,滿屏的紅章讓人驚詫,難道現在漲價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了嗎?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近期印度等地訂單回流,確實對于國內紡織等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拉動,除此之外,眾多化工品也在逐漸火爆的市場行情下,漸露漲價端倪,有些持續漲價幾個月甚至創下幾年新高的情況。
十幾家樹脂企業集體漲價,最高上漲800元/噸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近日,安徽智成實業、安徽省歙縣宏大化工、擎天材料、新中法高分子材料、安徽永昌新材料、黃山正杰新材料、江蘇睿浦樹脂等十幾家樹脂企業陸續發布漲價通知,拉開了國內樹脂行業的漲價序幕,從各企業發布的漲價通知來看,戶內聚酯樹脂產品上漲300-600元/噸,戶外聚酯樹脂上漲500-800元/噸。

在擎天、中法、正杰等樹脂企業漲價的同時,全球樹脂龍頭企業湛新樹脂已經開啟第二輪漲價。據涂料采購網了解,早在10月8日,湛新樹脂戶內產品、戶外產品、超耐侯產品價格上漲200元/噸;10月26日,湛新樹脂的戶內樹脂和普通耐候樹脂再次上調500元/噸,部分產品兩次累計上調700元/噸。

鈦白粉開啟年內第七輪漲價,累計上漲4100元/噸,鈦精礦創近三年新高
廣西順風鈦業發函,稱24日起,各型號鈦白粉銷售價格在原價基礎上對各類客戶上調人民幣800元/噸。

這是廣西順風鈦業在本月第二次發函調價,也正式拉開了本年度第七輪調漲的序幕。順風鈦業本月累計上漲1300元/噸,年度累計上漲4100元/噸。
10月26日,廣西金茂鈦業發函稱,26日起,鈦白粉在原來的基礎上統一上調800元/噸。

與此同時,鈦白粉上游四氯化鈦也出現了漲價,龍蟒佰利宣布調漲200元/噸、中信鈦業宣布調漲500元/噸。

國內金紅石型鈦白粉、銳鈦型鈦白粉等產品的出廠價均在高位運行。受庫存緊張、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和需求強烈的影響,原料鈦礦價格持續上調,其中鈦精礦價格已破三年新高。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攀枝花附近的鈦精礦廠家出廠價已經報到1850元/噸,而年初這個價格僅在1200元/噸附近,已經達到近幾年來少有的高價。此前四川攀枝花、云南等鈦精礦主產區礦企集體上調出廠價50-100元/噸,較去年同期漲超30%,已經創下2017年11月初以來近三年新高。
……
部分行業已經進入寡頭格局,人為“控銷”現象嚴重
除了下游的火爆外,部分原材料的漲價也有脫離了市場需求的一方面,也就是人為“控銷”的情況。在原材料領域,話語權基本上掌握在大企業手里,中小型企業因為實力不足,環保設施不全,技術團隊力量不強,市場份額不穩定,很難與大企業一起共進退,市場份額反而被大企業一點點的蠶食。盡管在環保趨嚴的形勢下,眾多不合格或“散亂污”的企業被關停整改,實際上對市場供給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卻成為了大企業的漲價借口。
例如鈦白粉行業,全年已經出現7輪漲價,似乎疫情也未能阻止其漲價的腳步。MDI行業的萬華化學、巴斯夫、科思創、亨斯邁、陶氏五大龍頭占據全球產能88%以上。TDI行業的巴斯夫、科思創、萬華化學、滄州大化4家占據約60%產能。這些行業寡頭格局已經形成,而環氧樹脂、環氧氯丙烷等行業也逐漸顯現出這種端倪。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占有市場份額較大,因此行業內經常會出現停限產、檢修等情況,然后適時進行漲價。
此前有業內人士曾預測,今年的“金九銀十”火爆將遠超往年,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自8月份至今化工品持續出現漲價,連多年未出現發函漲價的聚酯樹脂行業也開始按捺不住調漲,甚至出現了報價作廢,毀單等情況,這在化工行業著實罕見。以此推測,全年最后兩個月化工品及原材料價格將繼續拉升,火爆之勢或將延續至明年。
(本文由涂料采購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