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生意社)
2020年以來,疫情帶來的供需失衡、石油“爆庫存”,以及近期出現的OPEC協議達成,沙特等多個國家開始減產,都推動眾多化工原材料呈現出大幅漲跌的情況,可謂是波譎云詭。
萬華化學5月25日報價,甲基叔丁基醚山東地區上漲100元/噸至3900元/噸,華東、華南區域上漲150元/噸分別至3900元/噸,3700元/噸。正丁醇華北區域上漲150元/噸至5700元/噸,華東區域上漲200元/噸至5950元/噸,華南地區上漲100元/噸至5900元/噸。

5月24日,大慶中藍石化有限公司丙烯漲50元/噸至6212元/噸。
5月22日,雙酚A市場報盤在9960元/噸,較5月5日市場報盤8800元/噸整體上行13.18%。
5月22日丙酮報盤8175元/噸,較5月5日丙酮市場報盤7325元/噸整體上漲11.6%。
5月22日,正丁醇均價為5666元/噸(均含稅),與5月15日參考價格5483元/噸相比,上漲了180元/噸,漲幅3.34%。
5月22日,唐山寶鐵順酐總產能3萬噸,順酐報價在6100元/噸,上調100元/噸。
5月22日,中石化華北分公司燕山石化乙二醇優級品出廠價執行3700元/噸,價格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0元/噸,漲幅為2.78%。
5月22日,山東丙烯市場主流成交穩定于6950-6950元/噸,少部分報盤觸及7000元/噸高點,較4月底低點5800元/噸累計上漲1150元/噸,漲幅19.83%。本輪連續上漲行情長達二十余日,日漲幅維持在50-100元/噸,漲勢相對緩慢。
5月以來,43種原材料漲價,漲幅高達64.29%
本月月初至22日,43種化工原材料價格呈現上漲趨勢,三氯甲烷漲幅為64.29%,乙烯漲幅為50.11%,粗苯漲幅為24.07%。另外,以二氯甲苯為首的14種原材料漲幅超過10%,環己酮。甲苯、丙烯酸等26種原材料漲幅在10%以下。

(以上數據來源于涂料采購通大數據,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今年16種原材料上漲,漲幅最高近80%
2020年年初至今,已有16種化工原材料呈現漲勢,漲幅榜前三名分別是異丙醇(79.49%),丙酮(48.75%),醋酐(40%),氯化銨、硫酸銨等原材料緊隨其后,漲幅從0.48%至26.11%不等。這其中的漲幅離不開上半年疫情期間國內和海外對于消毒劑需求暴增,以及春耕階段對于部分農化產品的需求,可以說,需求端的利好帶動了原材料的價格上漲。

(以上數據來源于涂料采購通大數據,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多種化工原材料同比暴漲,最高漲幅190.47%
相較2019年5月同期數據,共有13種化工原材料價格出現漲勢,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鹽酸(190.47%),丙酮(166.67%),異丙醇(147.57%)。鹽酸的價格由去年5月的70元/噸飆升至今年5月的203.33元/噸,漲幅幾近翻倍。業內人士分析,根據以往情況來說,TDI、氯丙烯,環氧丙烷及甲烷氯化物所聯產副產鹽酸質量相對較好,副產酸對于鹽酸市場的沖擊較大。但就今年的情況來看,眾多化工原材料下游需求端出現停滯,因此副產酸市場也受到了影響,鹽酸也就得到了利好。

(以上數據來源于涂料采購通大數據,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2020年已幾近過半,目前來看化工原材料較去年同期數據和年初數據來看都是有所增加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漲幅較大。與今年5月初的數據來對比的話,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出現了40余種原材料漲價,2020年原材料漲價的趨勢基本還是在五一小長假之后出現的。
業內人士分析,原材料價格普漲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其一,近期全球石油供應減少,供需關系得以平衡。油價反彈對石油產業鏈形成成本支撐,加之歐美亞市場部分化工原材料行情處于上漲趨勢,尤其是歐洲市場大幅上漲,整個化工品市場交易氣氛活躍,行情持續上升。其二,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需求轉好,下游制品業逐步恢復,受地產需求提升,企業恢復較快,部分化工原材料需求端依舊側重于國內需求。整體來看,供需格局改善,行情好轉,重心上移,短期內走勢依舊偏強。綜上所述,上游石油減產協議的實行,以及后續協議是否會有所調整,減產力度或將繼續加大,下游需求端也日益好轉,這種態勢之下,化工原材料想不漲價也難了。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生意社等,由涂料采購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