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鈦白粉企業陸續倒閉
近幾年來,全球經濟處于疲軟狀態,鈦白粉市場也深受其害,外加國家日益重視環保問題,對環保督查越來越嚴格。鈦白粉行業污染亂象叢生、污染問題相對嚴峻,其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據悉,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國鈦白粉生產廠最集中的地級地區,2013年已投產的企業已達到10家。但13年7月,攀鋼本部鈦白粉廠已宣布永久關閉,2014年攀枝花地區運行的鈦白粉廠減至9家。2015年,鈦白粉市場需求一片慘淡,已經跌破近幾年最低價,跌至成本線以下。生產企業開工積極性不高,已造成部分企業停產難以開工。2016年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因向金沙江偷排廢水造成環境污染被央視曝光。四川省環保廳和攀枝花市政府聯合對攀枝花釩鈦高新產業園區企業進行環保排查,已停產整治企業28家,其中包括8家鈦白粉企業和部分鈦精礦生產廠商。目前,中小型鈦白粉企業陸續處于關門歇業狀態,造成了全球鈦白粉供應量的減少。
鈦精礦漲勢更加兇猛 供給量不足
進入2017年以來,鈦精礦價格與今年年初相比累計漲幅約34%,與去年年初的價格(527.5元/噸)相比累計漲幅高達230%,目前,46%的鈦精礦報價在1600元/噸左右。受攀枝花環保事件影響,金江片區鈦礦廠家仍在停產,短期復產較難,受影響產量為6.8萬噸/月,占全國月均產量20.5%(2016年全國33.2萬噸/月)。同時攀鋼等龍頭企業大量購買當地鈦礦,導致礦企及貿易商庫存趨緊。導致目前鈦精礦供不應求,預計后期價格將再次上行。
那么作為下游產業鏈的鈦白粉產業,迫于原料價格成本上漲,使得鈦白粉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在性價比尚未達到能完全與國際水平相當的時候,國內的鈦白粉企業不愿意趕超國際價格,但生產成本和物流成本的上揚“支撐”鈦白粉繼續漲價,以保持行業利潤效益。
國際巨頭宣布漲價 帶動國內需求增大
自3月1日起 ,全球鈦白粉價格也在持續上漲,科慕、亨斯邁、科斯特宣布對亞太地區鈦白粉分別提價150美元/噸、160美元/噸、200美元/噸,并且特諾擬收購科斯特形成總產能132萬噸的全球鈦白粉老大,競爭格局進一步優化,內外聯動漲價空間擴大。全球對于鈦白粉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這預示著鈦白粉行業已進入漲價周期。所以,國內鈦白粉市場在遵循全球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也必定會提高產品的價格。
目前正在召開的兩會關于環保的各種提案,會因環保問題再次上調鈦白粉的價格,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的飆升、物流成本的上漲,國家對環保的嚴格監督,都對鈦白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壓力。下游需求的持續增長給予了鈦白粉提價的空間。在漲價的同時,國內鈦白粉企業更要注重產品質量的提升,強化創新驅動,拉近與國外鈦白粉產品的差距,優質的品質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也是未來幾年鈦白粉企業競爭的主要核心競爭力。


